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徐雨梅
莱州市沙河镇:民间剧团的“蓝关戏”情缘
莱州市沙河镇:民间剧团的“蓝关戏”情缘
莱州市沙河镇:民间剧团的“蓝关戏”情缘
大众网·海报新闻莱州5月23日讯 (通讯员 张艺凡 记者 徐雨梅) 蓝关戏是流传于胶东半岛的莱州及招远等地的一个古老的高腔剧种,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称为研究中国古代戏曲的“活化石”。一次偶然的机会,莱州市沙河镇的一个民间剧团接触到了蓝关戏,并从此与它结下了不解之缘。
这个剧团叫德召剧团,是当地家喻户晓的吕剧团,它的创办人刘德召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自幼酷爱戏曲艺术,9岁那年跟人学唱吕剧,并逐渐学会了吹拉弹唱,成了周边村庄的戏曲能人,人送外号“戏痴”。2002年,他自筹资金,组织了10多名戏曲爱好者,创办了德召剧团,开始排练大型吕剧《姊妹易嫁》《双玉蝉》等群众喜欢的戏曲节目。10多年间,刘德召带着自己的剧团,走村串乡,深入基层,热情为群众服务,给老少乡亲们带来了无穷的欢乐,先后被山东省文化厅授予了“山东省农村文化优秀团队”“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刘德召本人也被山东省文化厅授予“山东省优秀文化人才”称号。
2017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在莱州市文化馆的指导下,刘德召接触到了蓝关戏这个剧种,当时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他带着德召剧团通过了文化馆的选拔,参与了莱州市蓝关戏剧目的排练和巡演活动。为了适应蓝关戏跟吕剧截然不同的曲调,刘德召带着团员不断地反复练习,嗓子都唱哑了好几次。功夫不负有心人,德召剧团在蓝关戏剧目巡演活动中为观众送上了精彩的演出,赢得了观众的好评,自此,德召剧团与蓝关戏的情缘越来越深厚了。
在刘德召的强烈要求下,5月16日,文化馆馆长刘东昌邀请了《四知太守》、《小事也是事》等蓝关戏曲目的创作人,原烟台艺校主任韩日成老师,来为德召剧团的蓝关戏表演进行了指导。有了专业人士的帮助,刘德召觉得他唱蓝关戏的底气更足了,他说:“我们剧社马上要参加首届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戏剧类项目小戏展演了,这时候听了韩老师的教导,我这信心一下就增强了,我们肯定能把蓝关戏表演得更好。”
事实上,随着时代推移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在电视、电影、网络等新兴文化的冲击下,蓝关戏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度面临着失传的风险。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扶持力度,使得很多像刘德召这样的民间艺人、民间剧团能够接触到蓝关戏,喜欢上蓝关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是传承人,传承人对于维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强烈的热爱和全身心投入的情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存在和延续的源泉。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可以与蓝关戏结下情缘,希望德召剧社与蓝关戏的情缘能够一直持续下去……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徐雨梅
为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辅资料征订使用,切实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和学生的课业负担。近日,莱州市驿道中学开展“杜绝违规征订使用教辅资料”专项活动。 [详细]
为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努力营造人人关注心理健康教育,人人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近日,莱州夏邱中学五措并举做好心理健康教育。 [详细]
蓝关戏是流传于胶东半岛的莱州及招远等地的一个古老的高腔剧种,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称为研究中国古代戏曲的“活化石”。一次偶然的机会,莱州市沙河镇的一个民间剧团接触到了蓝关戏,并从此与它结下了不解之缘。 [详细]
为保障莱州市2万余盏路灯景观亮化设施及附属设施的安全运行,给市民打造一个美丽多彩的城市夜景,连日来,莱州市住建局路灯管护中心以花节为节点,积极深入到各条主干道、20多处广场公园及河道桥体开展大规模的安全检查活动,并严格按照责任职能量化任务目标,对所...[详细]
近日,莱州市沙河镇草编工艺非遗传承人之一的周学玉,应邀参加了由两岸四地大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深圳市华美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深圳市非遗跨境电商(莲塘)产业园、香港文化产权交易所联合举办的文化贸易与传统文化国际化峰会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论坛和...[详细]
为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拼搏和竞争意识,增强教师的责任与合作理念。近日,莱州市文峰中学开展“期中教育质量提升”系列活动。 [详细]